進口鋼琴比國產好?
現在有很多消費者都盲目覺得進口的品牌鋼琴比較好!
但鋼琴和其他商品不太一樣。從鋼琴的生產量來說,中國產鋼琴已經占到了世界鋼琴總產量的70%以上,那么在國內產的鋼琴都是國產鋼琴。這里邊國產品牌占有絕大部分的份額,其次還有個別國外獨資品牌占了一小部分份額,還有所謂的“進口品牌”占了一部分份額,這些“進口品牌”有的是真的國外品牌,在國內貼牌生產的(OEM 或者 ODM,OEM品牌方是提供技術圖紙,或供應部分原材料,加工方生產,ODM是完全有加工方提供材料,按照加工方的技術生產)。還有一些是國內的二線,三線廠家,產品無特點,為了迎合市場,到國外去注冊個品牌,或者杜撰個品牌,給自己穿上洋裝,最近假德國琴事件鬧得沸沸揚揚,基本都屬于這一類。國內沒有像汽車行業那樣,真正的合資品牌,沒有一個國外鋼琴廠家和國內鋼琴廠家共同出資建廠的。
那么進口品牌琴到底好不好?不能一概而論!進口品牌鋼琴有好的,但絕大多數進口品牌鋼琴,并非消費者所想象的那樣!
理性的分析一下,從價格和產地以及樂器品質三個角度來看:
第一,價格。就平均水平來說,出廠價方面,歐洲產地的鋼琴普遍要高一些,日本中國其次,東南亞國家最低。這主要是由經濟發展水平、物價水平和人工成本決定的。
第二,產地。有一些比較大的國際品牌會有一些不同的經營模式,比如在成本低的國家地區設廠生產,但是更普遍的是使用自己的品牌授權給某個其他國家的廠家使用,賺取貼牌費用。國內相當的一部分所謂的進口鋼琴、世界名琴,都是屬于這種形式。 比如經常見到宣傳的所謂某國國寶,實際店面銷售的是廣東肇慶生產只在國內銷售的副牌產品而已,在某國可能都沒有人聽過。 最近幾年,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的上升,原來浙江湖州的某些以低成本生產為強項的小型鋼琴企業也開始“洋品牌”化,在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組裝一下,取個洋氣的名字,以所謂的進口琴為賣點。這些琴的品質甚至比不上原來在浙江時的水平,但是經過“進口琴”的鍍金之后,售價甚至要翻好幾倍。多數業內專家也只能搖頭苦笑。
第三,品質。 世界公認的,鋼琴制造水平,在頂級演奏琴方面(100萬元以上),歐洲最強(以施坦威為代表);專業演奏和高檔家用琴方面(售價五萬到六十萬),中國和日本領先(這也解釋了施坦威為什么選擇了珠江和雅馬哈與他合作生產);在主流消費琴方面(一萬五到五萬元),中國制造獨步天下。
那么,朋友們看完了這些文字,還會對所謂的進口琴感冒么?